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房企被迫寻求出路 进军新领域风险犹存

地产中国网  作者:张治东  2012-09-18 09:05

[摘要] “借壳的主要目的还是解决融资难题,因为国外的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国内。”一位香港分析师告诉地产中国网:“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发展海外市场。”

旷日持久的严厉调控逼迫房企纷纷谋求新出路。

近日,金地集团(600383.SH)发出一纸通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辉煌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煌商务”)与出售方(FCLPTE. LTD.)签订协议,拟砸16.54亿港元收购其持有星狮地产56.05%股权。至此,金地集团终于卖出海外借壳步。

“借壳的主要目的还是解决融资难题,因为国外的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国内。”一位香港分析师告诉地产中国网:“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发展海外市场。”

金地集团买壳之举,只是冰山一角。其实,近日,包括万科(000002.SZ)、首创置业(02868.HK)、绿城(新闻 专题中国(03900.HK)等房企大鳄纷纷开辟第二战场,要么扬帆出海,抢滩海外市场;要么转战其他行业,进军新领域。此举旨在于其他市场上掘金,以熨平调控成为常态后,带来的业绩波动。

被迫出海

调控不仅改变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生态环境,亦在严厉的环境洗礼下,使不少房企提升了抵抗风险的能力。2008年的调控,让国内房企明白了现金流的重要性;而此轮严厉调控,更催促房企转型,以适应更艰难的经营环境。

此轮严厉调控以来,由于国内各种融资渠道被卡死,为了解决筹资难题,房企纷纷将融资触角伸向了海外市场,而且显得尤为迫切。早在去年6月,嗅觉灵敏的金地就有借壳的打算,欲收购香港房企大佬华人置业旗下的上市公司至祥置业61.96%的股权,但最终铩羽而归。业内分析人士称,交易告吹,要么是华人置业认为卖亏了,要么是金地认为该壳隐藏着一些财务风险,因此不欢而散。

对于寻求海外融资平台的迫切性,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表示,目前,尽管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更重要的是缺乏发展资金,并不是缺少生存的钱。“在内地弄不到贷款,可以去香港寻求美元贷。”

尽管早在两月前金地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了12亿元三年期无抵押优先级债券,成为国内A股上市房企海外成功发债的企业。“但这种发债,有诸多不便的地方,首先要有在当地的子公司做担保,其次,是融资成本偏高。”上述香港分析师认为:“发债仅是一种融资手段,想要做更低成本的增发等股权融资,还要靠上市公司平台。”

因此,首次借壳败北的金地,再次卷土重来,收购星狮地产56.05%股权后,如愿以偿成为其大股东,跃入香港资本龙门的美梦就在眼前。“这是实现国际化业务的步,也是向多渠道融资跨出了一大步。”金地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地产中国网:“未来,通过更多的融资,可以推动商业地产的发展。”

并非金地一家房企热衷借壳,以拓展海外业务,行业领头羊万科亦如此。从今年5月份开始,深受资金煎熬的万科就紧锣密鼓地在香港买壳,最终斥资约11亿港元,将港股南联地产的约74%的股权收入囊中。

“我们需要再开辟一个畅通的融资渠道,如果国内融资渠道有限制,那么有没有国际融资渠道可以运用?”近日,万科总裁郁亮透露:“另外,我们的确正在考虑国际化的问题,目前,刚刚成立香港管理部,未来会在美国成立一个业务推进小组,以寻求海外业务发展的机会。”

倾巢之下无完卵。央企大佬招商地产亦为了化解融资坚冰,耗资1.98亿元,将港股东力实业控股的70.18%收至麾下,并迈出了“出海”的步。

借壳谋求拓展海外融资渠道及抢滩海外地产市场外,在海外大玩单个项目的亦有不少房企。9月11日,首创置业与法国地方政府签订土地协议,将建设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并享受法国和欧盟特许优惠政策。据了解,这是中国1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惟一一个设立在发达国家的合作区;此外,中坤集团、碧桂园等纷纷在冰岛、马来西亚等地开疆拓土。

上述香港分析师预计,随着调控的不断发酵,会有更多的房企为了业绩增长的诉求,会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业务。

“实际上,中东欧、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印尼、越南,房地产市场可能比国内落后5年左右,但并不比国内差。”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告诉地产中国网:“而且海外土地比国内要便宜,市场也比较规范,像万科这样的企业,做起来并不难。”

而首创集团刘晓光则告诉地产中国网:“目前,房企出海,更多的是形势所迫,也是形势要求,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因为国内市场的黄金期已过,需要开辟另外的战场,获得业界增长需求。”

推荐阅读:

下半年楼市何去何从 开发商面临资金大考

房企双重挤压 下半程楼市 谁解房企资金之渴?

众房地产"攻城略地""以价换量"或致楼市回暖

面对严厉市场政策环境 房地产行业洗牌风险加剧

2天内5房企融资逾77亿 资金压力缓解拿地猛增

 

进军副业

在调控政策发酵期,除了大举出海攻城略地之外,亦有不少房企纷纷进军新领域。

近日,备受调控煎熬的杭州地产老大绿城(新闻 专题集团将在未来3-5年,斥资5-10亿元,大举进军农业。据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透露,目前,其在老家嵊州,以农民入股的方式“圈地”5000多亩,做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据悉,目前,已与农科院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不久之后,绿城现代农业公司就会挂牌成立。

“这些都是自然的、生态农业,包括观赏性的农业、蔬菜、水果和养殖。”宋卫平表示,农科院的技术在国际上都很先进,但研究成果在现实转化中不足,因此,有了最棒的科技团队支持,“我们试试看,能走多远。”

一度走在悬崖边上的绿城寄希望于农业,以带来业绩增长。除此之外,自去年以来,纷纷挖矿欲淘金的房企,亦大有人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在A股上市房企中,约有1/6涉足矿业。

“涉矿是做抵押,获得资金,以支撑房地产主业开发。”一位北京房企老总告诉地产中国网:“其次,是为了获得业绩上的补位,因为调控,销售量下降,上市房企的业绩受损。”

亦有不少房企纷纷涉足房地产上游产业的金融业。今年年初,林达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晓林宣称,要进军银行业,“银行都是暴利,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开发商,应该拥有自己的金融业作为支撑。”对此,地产中国网询问李晓林,目前进军银行业进展如何,其以在合肥出差为由婉拒。

而前不久,亦有消息称,珠江地产“弃地产业,全力进军金融业”,但珠江地产予以否认。而接近该公司的人士告诉地产中国网:“的确正在寻求金融业机会,但并非完全不做地产。”

“行业标杆”万科,亦在进军新领域。去年年底,郁亮公开表示,“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的房子一定是要有人住的,所以上半场万科‘为普通人造好房子’,下半场加了一句,‘盖有人住的房子’。不但要把产品做好,还要通过食堂、物业服务等方式,吸引人们住进来。”

今年5月份,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推出了为业主提供收纳服务的“万物仓”;此外,万科亦在大举进军食堂业,旗下拥有“第五食堂”不下5家。

此外,星河湾开始卖酒,SOHO中国(新闻)开始由散售模式转变为持有模式……诸如此类,昭示着房企对未来的担忧,并开始转变单一的模式,向多元化、多市场方向转变。

“主要还是寻找一个受经济波动影响小、受政策限制少的行业,来获得稳定的收入。”上述房企老总称:“这样一来,即使地产调控了,可其他业务的收入也能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

推荐阅读:

下半年楼市何去何从 开发商面临资金大考

房企双重挤压 下半程楼市 谁解房企资金之渴?

众房地产"攻城略地""以价换量"或致楼市回暖

面对严厉市场政策环境 房地产行业洗牌风险加剧

2天内5房企融资逾77亿 资金压力缓解拿地猛增

 

挑战犹存

尽管在调控的挑战下,不少房企开始修改原有“愿景”,以“弃暗投明”的姿态,纷纷谋求新出路,但新领域亦有新问题,并非一帆风顺。

对于房企出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万科在香港成立海外事业部,拓展海外市场完全是可行的,而且万科并非在玩概念,说做就实打实地做了,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面向华人或者新移民阶层,做一些商品住宅都是可行的。

“但我不认为首创、万通这种企业能够做海外市场。”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地产中国网:“这些企业玩概念的味道更重。”

上述人士透露,早些年,上实系砸巨资,进军海外市场,并在圣彼得堡建造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做成功。”

宋延庆亦认为,在海外发展项目,亦有不少风险。“法律环境、人员本土化等问题,都是挑战。”宋延庆解释说:“因为国外对建筑的监管还是非常严格的,对法律环境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肯定是本土化经营的,派过去几个人做管理,剩下的员工都是本土的,这可能会带来经营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但资金风险并不大,因为国外的融资成本及其他费用并不比中国高。”

刘晓光认为,在国外经营项目,的困难在于是否熟悉当地的法律,“还有人才是否充足、国内的系统能否给予强大的支持等等。”

“发展海外业务,只是看上去很美。”高策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陶红兵告诉地产中国网:“但实际上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会遇到水土不服、人才瓶颈及当地法律不熟悉等问题。”

而对于转战其他行业,宋延庆则一针见血的指出,知易行难。“除非企业提前布局,比如,绿地多年之前就布局能源业和金融业,现在非房地产业务的收入占到整个集团收入的2/3左右,也就是说有了很明显的成效。”

在宋延庆看来,其他房企转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能力和占有的资源不足以支撑新领域的发展,因为在资金、人才、行业的熟悉度等等都遇到了困难,也可能对新领域的挑战认识不足。“我们福建的一个客户,2010年就决定进入游艇制造业,可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后,至今连要生产什么产品都没定下来。面对还要高额投入的专利费、设计费、建厂费等,该企业现已知难而退了。”

而对大举进军金融业、矿业的房企,宋延庆则称,一些暴利行业,在决定非相关多元化前要切记,“大凡暴利行业,都有既得利益集团,都有江湖,例如军品、毒品、化妆品;地产江湖水深,其他暴利行业可能更深。”

“转行主要是信心问题,对行业是否有信心,对自身的竞争能力是否有信心。”刘晓光告诉地产中国网:“现在有很多企业,能不能参与到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反而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所以进军别的行业,这也无可非议,但别的行业做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推荐阅读:

下半年楼市何去何从 开发商面临资金大考

房企双重挤压 下半程楼市 谁解房企资金之渴?

众房地产"攻城略地""以价换量"或致楼市回暖

面对严厉市场政策环境 房地产行业洗牌风险加剧

2天内5房企融资逾77亿 资金压力缓解拿地猛增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