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中国楼市四段历史解密 房企拿地的那些事儿

投资时报  2014-03-17 07:49

[摘要] 对三四线城市而言,你看好或不看好,它就在那里,没怎么变过,重要的是得学会读懂历史,知道何时可为何时不可为。今天,我想换个角度来思考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兴废的原因,那就是企业估值逻辑的变化对三四线市场的影响。

对三四线城市而言,你看好或不看好,它就在那里,没怎么变过,重要的是得学会读懂历史,知道何时可为何时不可为。

企业是指上市企业,现在主流房地产企业基本都上市了,如果这个群体一致看好三四线市场,那它必然会被推动起来,而如果大家都不看好,则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兴起还得继续等待。

企业估值里很重要的一块是土地储备。事实上,一家企业到底该配备多少地并没有定论,每家企业内部都有自己的一本账,各家企业风险意识也不一样,所以土地配置的比例结构完全不同。通常情况下,土储大约是企业年度房产销售面积的2.5~3.5倍左右。不过也有如恒大地产,土储达到1.5亿平方米,够企业开发十年的量;小的也有只够开发一年多的企业。

所以,不必纠结于具体数据比重,更多的是这个过程—企业估值逻辑的变化对投资行为的巨大冲击,和对三四线城市的重大影响。

简单算算,这些年企业的估值逻辑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兴废基本同步,短短几年时间已经经历四波反复。

波:2007年前,地多企业牛,企业估值向上,三四线市场大热了一把。

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2007年碧桂园上市。一上市,杨老板就成为首富,其中逻辑非常简单,即碧桂园50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未来将会产生大量的利润,因为有这么多的利润预期,所以企业非常值钱。

于是,那段时间,企业上市之前核心要做的事情就是多拿地,而且是多拿区域概念性很强的地,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即使你算账发现,同样一笔钱投到新疆乌鲁木齐比淮安产生的利润高多了,但是,对不起,资本界更认长三角,企业家会很自然的从资本价值角度去考量投资布局。所以当时,这三大区域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就这么被疯抢。那个时候的逻辑如此,企业也就这么干了,没有错。

第二波:2008年次贷危机,逻辑逆转,企业拿地越多资金链越紧,地多有罪。

2007年,碧桂园的造富示范效应让很多企业有了这种惯性,都积极抢地冲击上市。谁料,2008年一场全球性的次贷危机居然给房地产业带来重大危机,最典型的一批广东企业包括恒大地产、富力地产,以及华东的绿城等企业岌岌可危—没人买房了。

这个时候,企业估值逻辑全面逆转—土地多就代表企业有很多的应付账款(地价分阶段付),如果未来房子依然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钱去付土地款,所以,地多的企业很危险。

当年,恒大本来信心满满要成为首富,结果地多反倒成了拖累,很多企业想帮却不知道这个洞到底多大。一时间,三四线城市的地没人拿了,这到底怪谁?谁也不能怪,全球性危机没人能预料。

推荐阅读:

闷声发大财 盘点潍坊那些低调却热销的楼盘

楼市究竟要涨要跌? 变数:"降价房"短期愁出手

两会对房产市场走势判断:新型城镇化是主推力

前两月楼市销售下滑库存增加 房企热情仍较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导航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